礼顿·斯图尔特 (Leighton Stuart):阔别六十年后,他回来了 - 第 4 页

2024-10-23 -

指数

司徒雷登:阔别六十年后,他又回来了

第二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所有页面

第 4 页(共 5 页)

再见,斯图尔特

《传教士、教育家、大使》一书的作者刘玉明表示,司徒雷登在外交工作中试图致力于美国和中国的利益,但当美国和中国的利益发生冲突时特殊的时空环境,他成为了时代的悲剧人物。

从日本监狱释放一年后,司徒雷登能说会写中文,学生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不少是国共两党的高官。 1946年7月,司徒雷登访问美国驻华总统府。经特使乔治·马歇尔推荐,并经国共两党同意,出任驻华大使。美国政府任命他为驻华大使。

1949年4月,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渡过长江,直进南京。

南京沦陷后,外国使节​​,包括苏联使节,也随国民党政府南下广州。然而,司徒雷登却在美国大使馆呆了四个月。在此期间,他一直关注着中国新政府,并试图进行接触,但未能成功。

8月2日上午,在南京军管会派往明故宫机场督查清关的监督下,司徒雷登一行登上飞机,向我方人员挥手告别。他们带着遗憾离开南京,返回美国太平洋舰队所在的珍珠港。

8月18日,新华社播出了毛泽东写的《别了,司徒雷登》。 “司徒雷登”这个名字在中国已经成为名誉扫地和失败的代名词。

《回家路》四十六年

1949年底,斯图尔特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返回美国。随行的还有他的私人秘书傅静波及其家人。

司徒雷登先生回到美国后,正值新中国成立,美中关系非常微妙。消息一出,美国国务院立即对他下令三不准:不许发表演讲、不许讨论美中关系、不许接受记者采访。后来,麦卡锡派又针对他。 20世纪50年代初,“麦卡锡主义”在美国盛行。任何与苏联、中国和其他共产主义国家有关系的人都会受到监视和审讯。中国著名的童菲正清被围攻。司徒雷登是从中国回来的大使,他当然也不例外。

1954年,司徒雷登出版英文回忆录《在中国五十年》。后来,他不幸患上脑血栓,导致半身不遂、失语。中风初期,他积极参加康复锻炼,希望康复后能回国。他常说,回国后“可以纠正一些事情”。

1962年9月19日司徒雷登在华盛顿病逝,他对没有机会再次回到中国感到遗憾。他在遗嘱中要求秘书傅景波为他实现两个心愿:一是将周恩来赠予他的明代彩绘花瓶归还中国;二是归还周恩来赠予他的明代彩绘花瓶。他的妻子于2001年去世,葬于燕京大学校园内。

司徒雷登去世后,他的骨灰被存放在他的中国秘书傅景波的卧室里。

将司徒雷登安葬在中国的努力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原因,这位被毛泽东批评的美国人的回国申请始终没有被批准。尽管尼克松在20世纪70年代对中国开放,美中恢复了外交关系,两国贸易额达数万亿美元,但毛泽东的这句令人难忘的言论却阻止了司徒雷登回国。

< 上一页

下一页 >

较新的新闻项目:

较旧的新闻条目: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