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王陵介绍及参观
靖江王陵简介及游览 靖江王陵是靖江王朱守谦及其后裔的陵墓。 位于广西桂林市七星区东郊尧山西南麓,南北长15公里,东西长7公里。 现存皇亲、诸侯墓葬300多座。 整个墓园规模宏大,雄伟壮观。 素有“北有十三帝陵,南有靖江帝陵”之称。 其中11座葬于尧山,故有“靖江皇帝十一陵”之称。 靖江王有十三位,其中十一位葬在桂林。 供游客参观的是修复后的庄建三世王朱祚祚和他的公主墓。 陵园占地87亩,分为外花园和内宫两部分。 进入陵门,有砖砌神龛三间,中间为王道,左右为伴道。 神道两侧排列着石刻,不仅展示了明代的规制,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从神道进入内宫,可登上香殿。 该殿高大雄伟,气势磅礴,是祭祀的主要场所。 宫殿后面的“宝城”是死者的“卧室”。 墓左右有两条山丘,遍植松柏,红墙朱漆宫殿相得益彰,历史古迹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 明朝将历代国王的陵园托付于靖江(桂林),位于尧山西南麓。 继承王位的14位靖江王中,有11位葬于尧山。 国王的墓地加上其他诸侯王室的墓葬,形成了方圆数百里、充满江南特色的诸侯墓群。 整个墓地雄伟壮观,是我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明代诸侯墓葬。 被誉为“岭南第一陵”。
靖江王陵背靠尧山,前临奇峰。 山峰之间形成一个天然入口。 视野开阔,左右群山环绕。 王陵布局呈长方形,中轴线上依次有陵门、中门、香殿、地宫。 每座陵墓都有两座陵墙。 较大的一处占地270余亩,较小的一处占地不到10亩。 通常分为外宫和内宫两部分。 外部有厢房、陵门、神道、玉带桥、石人、石兽等。 内宫包括中门、香殿、石人、地宫等。向游人开放的是靖江王庄修缮后合葬建王及其妃子的陵墓。 香殿内陈列着靖江王陵出土的部分文物,其中一件造型精美的青花梅瓶,世间罕见,极为珍贵。 靖江王陵内有皇家陵墓11座,即位的次妃墓4座,将军、尉官、宗室成员、皇亲、诸侯墓共320多座。 靖江王陵是一座规模宏大、完整、层次分明的明代诸侯王陵墓群。 墓葬沿尧山西麓分布,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7公里,总面积100多平方公里。 现存明代诸侯王11位,公主11位,次妃4位,葬礼丰厚,皇子40余位,还有明代诸侯王的墓葬。 靖江王墓葬按墓葬规制和死者身份可分为六类。 第一类是公主及其陵墓,俗称皇家陵墓。 他们的等级最高,通常有11对石头作为仪仗护卫。 有的王陵还在官员身后立有神道碑,墓门内外设有厢房。
第二类是厚葬次妃墓,即因继位而厚葬的。 总共有4个。 第三类是攻前死去的太子墓和辅国将军别子墓。 第四类是冯将军墓。 第五类为尉官墓,分三级:镇国尉墓、辅国尉墓、奉国尉墓。 第六类是县王、乡王等女性宗族成员的墓葬以及靖江王府的墓葬,为最低级别。 靖江王陵的建筑布局均为长方形,中轴线上有陵门、中门、香殿、地宫。 每座陵墓都有两座陵墙,通常可分为外宫和内宫两部分。 外面有厢房、陵门、神道、玉带桥、石人、石兽; 内宫有中门、香殿、石人、地宫等。靖江庄建王陵香殿开放展示部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