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陵墓被挖,尸骨被扔进泥里,被盗墓贼践踏

2024-05-11 -

康熙六十一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69岁的康熙皇帝在长春园圆寂。 这位在位61年、文武双全的皇帝也未能逃脱死亡的召唤。 他无奈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今年正月初二,在瑞雪丰年、康熙盛世的歌颂声中,康熙皇帝刚刚举行了千位老人的宴会。 然而谁也没想到,仅仅十个月后,这位皇帝就突然去世了。 不久,康熙帝被葬于竟陵。

与康熙皇帝合葬的还有孝成仁皇后、萧昭仁皇后、萧懿仁皇后、萧恭仁皇后和敬敏妃。 竟陵既然埋葬了一位皇帝、四位皇后和一位妃子,陵墓的规格自然是相当高大上的。 再加上康熙皇帝千古一帝的历史地位,让后人对康熙皇帝的陵墓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清竟陵始建于康熙二十年,“竟陵”之名是雍正皇帝亲自选定的。 竟陵距顺治帝孝陵不到一公里。 竟陵虽然是在孝陵的基础上修建的,但其布局和丧葬制度却十分独特。

1、清代第一座皇帝陵墓

康熙之前,满族火葬习俗始于清太祖努尔哈赤。 顺治皇帝和他的两位皇后先被火化,然后安葬在陵墓中。 那么清初皇帝为什么喜欢采用火葬呢? 我们可以从乾隆皇帝的一道圣旨中探寻原因:

这个王朝以师兵为营卫,动静莫测。 当他们的父母丧亲时,他们不忍心抛弃他们,又不能随身携带,就将他们火化,以便可以随身携带,陪伴他们,遵循他们分离的意愿。

原来,满洲刚建立的时候,人们经常迁徙、打仗,所以就想到了火葬。 因此,顺治以前的清朝皇帝都采用火葬。 康熙皇帝以儒家思想治国,深受汉文化影响。 直到那时,埋葬方法才被创造出来。 随着朝廷的大力推动,连原来的满族人也开始采用土葬的方式。

二、开陵先埋皇后案

自古以来,陵墓都是先安葬皇帝,然后才是皇后。 康熙之前的清朝皇帝有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顺治皇帝。 即使皇后走到皇帝面前,皇后的骨灰也只能在一处。 皇帝死后,它们被暂时存放并合葬,但康熙皇帝打破了这一做法。

在位期间,曾有两位皇后先于康熙帝安葬于竟陵。 第一个是索尼部长助理的孙子赫舍里。 她12岁时嫁给了康熙皇帝。 后来因生下胤礽,难产而死,年仅22岁。 第二位是孝昭皇后,辅臣尔碧龙之女牛祜禄氏。 她也在被立为皇后仅仅半年后就因病去世了。

两位皇后先是安葬在临时安息地,后合葬于竟陵。 康熙二十年,册封佟佳妃为贵妃。 康熙二十八年,佟佳病重。 ,被紧急册封为皇后。 圣旨下达仅半天,佟佳就去世了。 这也成为了清朝历史上寿命最短的皇后,只当了半天皇后。

更奇怪的是,康熙六十一年,也就是康熙皇帝去世后不久,第四位皇后就在康熙大丧期间去世了。 这个皇后就是雍正皇帝的母亲德妃,因为雍正皇帝即位了。 皇帝靠着母子的价值,得到了太后的称号。 可惜太后好景不长,随康熙帝而去。

3、埋葬妃子数量最多的陵墓

康熙帝一生创造了无限的功业。 难得的是,这样一个忙于事业的超人,居然养育了一支庞大的后宫队伍。 康熙帝竟陵共葬有48位妃子,为清代帝王陵墓中数量最多的。 十分罕见的是,这48位妃子中,有贵妃1位、嫔妃11位、嫔妃8位、贵人10位、常宰9位、嫔妃9位。

康熙帝所娶的妃子中,最小的只有十一、十二岁,最大的也只有十六岁。 有的二十多岁就去世了,首先是康熙九年去世的贵妃。 从开始算起,到乾隆三十三年去世的最后一位妃子,康熙帝的妃子其实跨越了近一个世纪。

更不可思议的是,他们之中还有他的堂兄弟。 康熙皇帝究竟有多少妃嫔,现已无从考证。 不过,不得不承认的是,康熙皇帝在去世之前,对于这些曾经陪伴在他身边的美女还是非常看重的。 康熙皇帝深思熟虑后规定,在他死后,这些妃子可以出宫,住在儿子家里照顾自己。 这改变了前任皇帝驾崩后,妃子们要么被埋葬,要么在宫中老死的悲惨结局。

4、金陵多灾,天灾人祸接连而来。

他就是这样一个永远的皇帝,生前立下了赫赫战功,为祖国的统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他死后,万万没有想到,这座古墓却一次又一次遭到盗墓贼的残酷破坏。

康熙皇帝的竟陵屡遭灾难。 可以说是清代帝王陵墓中受灾最多的。 这些灾难既有天灾,也有人祸。 竟陵遭遇的第一次灾难是在道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821年。 正月,竟陵地下发生火灾。 所幸扑救及时,未造成重大损失。 然而地面上的宫殿屋檐却被大火烧焦了。 道光皇帝得知消息后大怒,下令严查。 最终没有找到结果。 。

第二次火灾发生在光绪三十一年。 同样是火,只不过这一次的火非常猛烈。 不幸的是,地面上的隆恩殿被烧毁,变成了废墟。 光绪帝让人追查,花了很长时间。 之后,案件既没有侦破,也没有找到纵火者,结果一无所获。

如果说前两次遭遇两次火灾的竟陵是因自然原因或其他原因被意外毁坏的话,那么1945年,盗墓贼对竟陵的谋杀就是一场蓄意的人为灾难。 陵墓被彻底摧毁,给国家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1945年12月22日,一伙盗墓贼觊觎康熙陵的宝藏,商议盗掘竟陵。 也许孙殿英挖掘慈禧陵的巨大收获让盗墓贼产生了幻想。 不少盗墓贼,早就想趁乱而去。 清朝皇帝的陵墓被盗掘,康熙皇帝陵墓中的金银财宝几乎全部被洗劫一空。

他们连康熙皇帝的尸骨都不放过。 盗墓贼抓住辫子,把它们扔进泥潭里。 一个古往今来的皇帝,死后却有如此悲惨的结局,实在是太可惜了。 真不知道康熙皇帝对于酒泉峡的感受如何。 在这群人中,盗墓贼盗走的国宝中,最珍贵的就是康熙皇帝最喜欢的九龙玉杯。 后来被国家寻回,但随后因各种原因丢失,至今下落不明。

然而,灾难频发的竟陵并没有停止。 1952年7月14日,康熙陵圣德灵碑遭雷击毁。

经过一系列的灾难和破坏,竟陵早已成了一片废墟,尤其是地面的建筑遭到严重破坏,陪葬的皇后妃子的坟墓也未能幸免。

景陵中最尊贵的文熙妃墓于2015年10月再次被盗,盗墓者抢走了凤冠、宫靴、衣物等十多件文物。 不过,幸运的是,盗窃案最终被侦破。 然而竟陵却再也无法恢复昔日的繁华,只剩下一片废墟,诉说着皇帝的驾崩和悠久的历史。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