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重建张学良故居 软禁十年后神秘住所曝光(图)
张学良(左)与赵四小姐在新竹。
由于12月12日发生西安事变,“张学良故居”工程的竣工时间特选在今年12月12日。
国际先驱导报厦门特约撰稿人 王飞 一旦台湾当局允许大陆游客赴台旅游,岛内新竹县五峰乡一处偏僻的平房里必定会热闹非凡。 因为这里就是张学良被软禁了十几年的神秘住所。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新竹县政府注意到大陆游客对张学良元帅在台隐居岁月的好奇,决定使用张学良侄女提供的大量元帅软禁生活照片张鲁恒、张鲁之,随后根据新竹当地老人的记忆,描绘出昔日的风景,并花费新台币1500万元(约合人民币375万元),重建了被台风摧毁的少帅故居。 。
个人“标记”的三个层次
蒋介石晚年战败逃亡台湾后,一直将张学良视为“党国第一罪人”。 除了软禁张学良外,还专门设置了三个检查站,限制张学良的人身自由。
当时,张学良的住所距离新竹市区有两个小时的车程。 进山后,有一个宪兵站。 这是第一个检查站。 即使到了晚上,这里的守卫也不敢懈怠,每隔一整点就按一下门铃。 哨兵听到铃声后,必须按铃回应,以免打瞌睡和“人跑了”。
继续往山里走几公里,就能看到一座日式木结构平房,门口立着“井上温泉”的木牌。 这是张学良的住所。 对面有一栋小房子,住在里面的便衣警察是为监视和检查进出张学良住所的人而设置的第二个检查站。 据邻居回忆,当时他们很少见到张学良本人。 只有张学良的家人、老朋友和一些部队的人偶尔会出现在这里。
最后一层也被设计得最“精彩”,那就是时任警卫队长刘以光一家和张学良一家住在一起,实现了严密无缝的“人盯人防守”。 据学者张奎堂回忆,刘以光对待张学良十分恶劣。 张学良亲友送来的东西,经常被刘扣留,甚至侵占。 刘以光因护卫张学良的“立功”,从“上校”晋升为“少将”。
在新竹被软禁13年后,1961年秋,张学良搬到北投的房子,继续被软禁到1991年。
隐居岁月,才情天下
据去过张学良住所的人介绍,张学良的房间里有很多书。 失去自由的张学良不仅读书,还利用住所附近的空地种菜、养鸡来打发时间。 在新竹软禁的13年里,赵四小姐始终陪伴在张学良身边,不曾离开。 虽然当时很多居民并不知道他就是载入史册的“张少帅”,但很多人对这对夫妇还是有印象的。 邻居陈美华曾看到张学良和妻子赵四小姐散步:“他们手牵着手,走得很甜蜜。” 赵富梅的丈夫是当时监视张学良的警察之一。 据她回忆,赵四小姐一直追随张学良的脚步。 两人之间的感情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感动。
也许正是因为赵四小姐的精心照顾,张学良虽然被软禁,但并没有失去任性。 有时他甚至会脱光衣服,跳进小溪里和邻居的孩子们玩耍。
岛上的年轻人不认识少帅
由于西安事变发生时台湾仍在日本殖民政府的统治下,当时大多数台湾民众对张学良的事迹并不了解。 国民党在台湾战败后,长期在岛内进行反共宣传,张学良成为台湾民众心中的“汉奸”。
20世纪80年代末,岛内政治戒严解除后,历史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许多台湾民众认为张学良具有深厚的正义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很多人也感叹张学良认为自己太相信蒋介石,导致他被软禁了半个世纪。
遗憾的是,近年来民进党当局采取了一系列“去中国化”行动,学校老师也很少向学生提及张学良。 年长的人可能还记得,但岛上很多年轻人对张学良一无所知。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