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洞洞山楚王后墓出土玉器鉴赏

2024-04-27 -

徐州洞洞山楚王墓,有三座独立的卧式崖洞墓。 洞洞山西北坡从北到南分别是M2、M1、M3。 与当地许多汉墓的发现类似,洞洞山汉墓最初也是在采石中发现的。

1982年10月,当时的徐州石桥石灰厂在洞洞山西北坡进行采石、爆破。 一声巨响之后,那座被灰尘覆盖了两千多年的汉墓,在靠近甬道尽头的北面石壁上炸开。 打通了一个洞,这座汉墓后来被命名为洞洞山二号墓。M2出土了160多件文物,后来被考古学家证实是楚王后的坟墓。

考古人员在洞洞山二号墓以南约10米处发现了一个石洞。 经考察,确认这也是一座汉代崖洞墓,可能是楚国第八代王刘延寿的墓。 后被命名为东东山一号墓。可惜M1早已被盗。 仅1955年,周边村民在墓南50米范围内共发现铜器、玉器7件。

在M1墓以南约10米处,考古人员在一个被石块堵住的横洞中发现了另一座悬崖洞穴墓,命名为M3墓,当时尚未挖掘和清理。 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征土等原因,三号墓墓道长期暴露,存在被挖掘的危险。 1997年7月,徐州博物馆对M3进行抢救性发掘。 虽然墓中出土的文物很少,但M3的发掘验证了考古学家的判断。 洞洞山M1墓的墓主进一步指向因谋反而被迫自杀的刘延寿。

东洞山汉墓主人_东洞山汉墓_南洞山汉墓

(借用夏曾侯乙墓图片)箜篌是我国的传统弦乐器。 相传伏羲制作了五十弦古筝,黄帝将其改进为二十五弦。 竖琴和竖琴常常一起被提及,比喻和谐与美丽。 目前考古发掘已发现18弦、19弦、21弦、23弦、24弦、25弦六种类型的弦系。

东洞山汉墓主人_南洞山汉墓_东洞山汉墓

曾侯乙墓出土了十二件爵士。 古代的ser的形状大致相同。 这些锯齿大多由整木制成。 其面微凸,体中空,底部嵌于底板内。 西面的起点有一座长山,终点有三座短山。 末端有四根弓弦。 第一山和最后山的外侧都有相应的弦孔。 琴弦下方还放置有木制圆柱柱。 上图为曾侯乙墓出土的彩琴尾部。 榫眼中插入四个竖琴栓,承受25根琴弦的拉力。

东洞山汉墓_南洞山汉墓_东洞山汉墓主人

再次回到徐州,曾侯乙的竖琴是木制的,而楚皇后的则是镶嵌着宝石和金银的。 竖琴是固定竖琴弦的榫。 南京大须山南越王墓和汉墓中也曾出土过类似的文物。

注意徐伯博物馆和南越王博物馆的文物描述。 “昘”的注音不同。 类似的不一致也可见于《鉴卷》中的“璏”字。 有的博物馆会叫它四声,有的博物馆会叫它四声。 徐波标出了四个声调。

南越王墓出土了十二把琴。 它们均由鎏金青铜制成,呈山形。 峰间有熊、虎等猛兽。

东洞山汉墓主人_东洞山汉墓_南洞山汉墓

墓中出土一件玉佩,如上图。 白玉的纹理正面微凸,背面微凹。

两侧饰有流云纹。

东洞山汉墓_东洞山汉墓主人_南洞山汉墓

双面镂空变形动物图案

墓中出土玉璜三件。 除图中的一幅是完整的外,其余两幅都是碎片。

两端镂雕兽首

两侧的装饰略有变化

间断刻划流纹莫尔图案

出土了一件龙凤纹玉环,通体镂空雕刻。

这是凤凰

这是一只熊或貘。 博物馆内的描述与出版的目录有所不同。

徐州作为汉朝创建者刘邦的故乡和发家之地,汉代墓地数量异常多,出土的玉器质量也很高。 为此,徐伯丹开设了“天宫汉玉”展厅,此次前去了解。 看完之后收获颇多,我会慢慢整理出来和大家分享。 今天就这样。 关注公主,了解更多出土、收藏的玉器文物资讯。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